弘扬传统文化,共庆中秋佳节——2024“天涯共此时”中秋诗词游园会在新加坡中国文

Home / 弘扬传统文化,共庆中秋佳节——2024“天涯共此时”中秋诗词游园会在新加坡中国文

  9月14日,2024“天涯共此时”中秋诗词游园会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此次中秋活动由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荣誉支持,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与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江西省诗词学会吟诵专业委员会、新加坡汪老师学园协办,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独家支持。

嘉宾合影

  活动当天,文化中心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中秋节日气氛,秦淮彩灯、非遗体验、中秋灯谜以及特色美食,还有中秋诗词朗诵,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新加坡民众近距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夫人杨青,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秦文,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主任肖江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研究室主任陈怀亮,中国文化中心理事会主席、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孔媛,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副主任王瑾,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张贤,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行长史炜、副行长胡炜,新加坡汪老师学园创始人汪洁,江苏旅游推广中心新马负责人秦永忠,狮城读者负责人毛雪等200余名嘉宾及民众参与了活动。网易新加坡进行了现场直播,逾76.3万人次观看。

  杨青在致辞中表示,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寄思念于中秋,抒感慨于明月的诗词不胜枚举,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都寓意着无论身在何处,都可共赏同一轮明月,感受彼此情感的共鸣。“今天,我们相聚在文化中心,从节日习俗和诗词佳作中,一起体会中秋节承载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界和平的祈望,共同感受中秋节所寄托的中华文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和所彰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共生’的时代精神。”

  孔媛主持活动并致欢迎辞,她表示,中秋节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节日,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中秋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起在全球推出“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每年中秋节前后,文化中心和旅游办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家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首经典咏流传的诗词和新加坡的朋友们一同欢庆中秋佳节。”

 

 

 

  12位来自新加坡汪老师学园的小朋友用清脆悦耳的童声朗诵了19首经典中秋诗词。从李白《静夜思》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的思乡之情,到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中“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的美好祝愿,再到苏轼《月饼》中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生动描绘,让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人的中秋情怀。小朋友们富有童趣的朗诵表现得分外真挚自然,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博得阵阵掌声。

 

 

 

  随后,来自中国的朗读老师们将现场气氛推入高潮。黄谦老师朗诵、歌吟李白的《关山月》,其豪迈奔放的演绎仿佛让人们看到了边关山月的苍茫景象;演绎的《月下独酌》,生动地呈现出李白诗中那种浪漫到极致的孤独与孤独到极致的浪漫,令人陶醉其中。向海燕老师朗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语调,将诗中情景交融、柔肠百转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她朗诵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的散文《中秋心情》,深情地表达了对亲情的绵长向往和回忆,触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灵;而黄谦、向海燕、文丽群三位老师一起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千古名句在会场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了诗词的无穷魅力。

 

  伴随着优雅的诗词吟诵,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新声合唱团”演绎了经典歌曲《但愿人长久》和《青花瓷》。

  在场观众深深陶醉在诗词与音乐的交响中,仿佛与明月同在,沉浸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浪漫意境中。

 

  在文化中心一楼的游园猜灯谜区,现场装饰着秦淮灯彩,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朋友们纷纷积极参与猜灯谜,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在美食品鉴区,苏式月饼、桂花拉糕、赤豆酒酿元宵等中秋美食让观众们赞不绝口,大家在品味传统佳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氛围。

 

 

 

 

  在文化中心四层剧场前厅的非遗文化体验区,来自南京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南京剪纸、秦淮花灯、雨花茶艺、折扇制作和宋代点茶等传统技艺,观众不仅可以目睹匠心独运的传统手艺,还能与传承人互动,动手参与其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无论是诗词朗诵的悠扬韵味,还是非遗技艺的现场体验,抑或是中秋游园的欢乐互动,都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情思,留下了美好难忘的中秋记忆。


责任编辑:耿孟冉

Keyword: 美丽中华网

By

About Author

about author

Leave a Reply